离心泵预防和减轻水泵汽蚀的办法
一、提高离心泵抗汽蚀性能、降低必需汽蚀余量
(1)离心泵采用双吸式叶轮。由于双吸泵的汽蚀余量Δhc比单级单吸泵的汽蚀余量Δhc小,对于转速n和流量Q相同的泵,尽量采用双吸式叶轮可以有效降低汽蚀。
(2)适当加大叶轮进口直径以及叶片入口宽度。当叶轮进口直径和叶片入口宽度增大时,其叶轮进口处的介质速度和相对速度均减小,则泵的临界汽蚀余量降低。但此时叶轮进口处的减漏环面积增大,泄露量会相应增加,所以泵的容积效率会降低。
(3)叶轮前增设诱导轮。在离心泵叶轮前设置诱导轮。诱导轮联接在泵的轴上,与叶轮同时运转,其产生的压力对叶轮入口增压,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但加设诱导轮,会使水泵性能不稳定,因此,需要在使用时对现场工况进行调研。
提高过流部件材质的抗汽蚀能力。为了减轻汽蚀对水泵过流部件的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往往选用抗汽蚀性能较强的材料。如采用铸锰、青铜、不锈钢及合金钢等材料铸造叶轮,或用聚合物涂复或激光喷镀过流部件表面以抵抗汽蚀破坏。另外,对过流部件表面进行精加工,提高其光洁度,也可减轻汽蚀的危害。
减轻水泵汽蚀的办法
二、提高进水装置的防汽蚀能力
汽蚀余量与进水装置和管路系统有密切关系,因此应设计良好的进水装置,尽可能地提高泵进口的汽蚀余量,以满足泵内动压降的需求。
(1)合理确定水泵的吸水高度。由于水泵一般都无法在完美设计工况下运行,因此应充分考虑水泵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工况,所确定的吸水高度在任何工况下都应满足水泵吸水性能的要求。
(2)选配合理的进水管道。尽可能减少进水管道长度及不必要的管道附件,适当加大进水管径,以减小进水管的水力损失,提高泵进口的汽蚀余量。对于大、中型轴流泵,进水管道内的水流流速和压力尽可能均匀分布,将有利于防止汽蚀的发生。
(3)设计良好的进水池结构。良好的进水池结构不仅可以减小池中水位的落差,减小进水管口的阻力系数。而且池中水面平稳不产生漩涡,可避免空气进入泵内,防止空气直接对水泵造成损坏。
三、运行管理中可采取的措施
(1)尽可能地使水泵在设计工况附近运行。可跟据泵站的具体条件,采用变阀、变速、变角等调节措施,来防止水泵运行工况偏离设计工况。
版权所有:http://www.baidu.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