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知识

多级离心泵常见的错误操作方法有哪些?

日期:2021-05-29 11:57:16
       很多用单位在购买多级离心泵后,对其日常操作和维护等知识并不太了解,造成了多级离心泵出现一些可以避免的故障,我公司有时候就会收到一些售后,就是由于客户有很多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不清楚导致的,接下来长沙水泵厂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多级离心泵常见的错误操作方法有哪些?便于用户朋友们避免类似的多级离心泵故障发生,降低多级离心泵运营成本。

       1、许多操作员认为这可以提高实际扬程,实际上,泵的实际扬程=总扬程〜损失扬程。泵型号确定后,总扬程一定;水头损失主要来自管道阻力。管径越小,阻力明显越大,因此水头损失越大。因此,减小管径后,泵的实际扬程不能增加,反而会降低,导致泵效率下降。同样,小口径泵用大管道泵送时,泵的实际扬程不会降低,但由于管道阻力的减少,扬程的损失会减少,从而使实际扬程降低。也有经营者认为小口径泵用大水管抽水,肯定会大大增加电机负荷,他们认为管径增大后,水泵出水管上的水对泵叶轮压力大,所以会大大增加电机负载。众所周知,液体压力的大小只与封头的高度有关,与管道截面积的大小无关。只要扬程一定,泵的叶轮尺寸是一样的,不管管径有多大,作用在叶轮上的压力都是一定的。但当管径增大时,流阻会减小,流量会增加,电耗也会相应增加。但只要在额定扬程范围内,无论如何加大泵的管径都可以正常工作,而且还可以减少管道的损耗,提高泵的效率。高扬程泵用于低扬程泵送。
       2、许多操作者认为泵头越低,电机负载越小。在这种错误认识的误导下,购买多级离心泵时,泵扬程往往选得很高。其实对于离心泵来说,泵型号确定后,耗电量的大小与泵的实际流量成正比。并且泵的流量会随着扬程的增加而减少,所以扬程越高,流量越小,功耗越小。反之,扬程越低,流量越大,耗电越大。因此,为防止电机过载,一般要求泵的实际扬程不小于标定扬程的60%。所以用高扬程抽水时扬程太低,电机容易过载发热,严重时会烧毁电机。紧急使用时,需在出水管上加装闸阀调节出水量(或用木头等物堵住小出水口),以减少流量,防止电机过载。注意电机的温升。如果电机过热,应调小出口流量或及时停机。这个也容易误会,有些手机插了插座,强行减少流量,会增加电机负载。实际上,相反,常规的大功率离心泵排水灌溉单元的出口管道装有闸阀。为减轻机组启动时电机负荷,应先关闭闸阀,待电机启动后再逐渐打开闸阀。
       3、安装进水管时,水平段水平或向上翘曲。这会使进水管聚集空气,降低水管和泵的真空度,降低泵的吸入扬程,减少出水量。正确的做法是:其水平截面应向水源方向略倾斜,不应水平,不应翘曲。进水管多弯头,如果进水管多弯头,会增加局部水阻。并且弯头要在垂直方向转动,不允许在水平方向转动,以免积聚空气。泵的进水口直接与弯管相连,使通过弯管进入叶轮的水流分布不均匀。当进水管直径大于泵进水口时,应加装偏心异径管。偏心减速器的平面部分应安装在顶部,斜面部分应安装在底部。否则会造成空气聚集,出水量减少或抽不上水,出现撞车等情况。 如果水管和水泵的进水口直径相等,应采用直管。在水泵进口与弯头之间加设直管段,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水管直径的2~3倍。带底阀的进气管底部不垂直故阀门不能自行关闭,造成漏水。正确的安装方法是:带底阀的进水管,下一段最好垂直。如果因地形条件不能垂直安装,水管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应在60°以上。
       4、进水管进水位置错误:进水管与进水管底壁的距离小于进水管直径。如果水池底部有沉淀物和其他污垢,进水口与水池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直径的1.5倍,则在抽水或吸入沉淀物时会导致进水不畅通杂物,堵塞进水口;当进水管进水深度不够时,会使进水管周围的水面产生漩涡,影响进水量,减少出水量。正确的安装方法是:中小型水泵进水深度不得小于300~600mm,大型水泵不得小于600~1000mm。出水口高于出水口正常水位。如果出水口高于出水口正常水位,则泵扬程增加,但流量减少。如果出水口必须高于出水口水位,则应在出水口处安装弯头和短管,使水管采用虹吸式,降低出水口高度。
版权所有:http://www.baidu.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temp.kefu--]